Author name: user

Ecology

Belgium’s Auto Market Reshaped as New Energy Vehicles Surpass 50% Share

新能源汽车占比突破五成,比利时汽车市场结构加速重塑 据比利时汽车行业协会(FEBIAC)与二手车交易协会(TRAXIO)于2025年7月在布鲁塞尔联合发布的《2025年比利时汽车市场分析》显示,新能源汽车在比利时新车市场的占比已突破53%,其中纯电动车份额升至32.8%,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 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比利时新车市场整体承压,注册量为234,616辆,同比下降10.9%。经济环境、政策调整以及消费者信心变化被认为是主要影响因素。在消费结构方面,私人购车比例上升至45.4%,显示出个人客户在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从动力类型来看,汽油车依旧保持42.7%的市场份额,反映其在便利性与成本方面的稳定优势;混合动力车份额增至11.7%,为寻求环保与续航平衡的消费者提供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则下降至8.5%,显示出市场竞争力有所减弱。 在品牌和车型层面,宝马X1继续领跑新车销量榜,奥迪Q6和Q4表现突出,稳固了其在高端SUV细分市场的地位。经济型的达契亚Sandero在汽油车市场脱颖而出,而特斯拉Model Y则凭借技术优势与品牌影响力,位居纯电动车细分市场前列。 相比之下,二手车市场保持温和增长,上半年注册量达到373,810辆,同比增长0.9%,显示出在新车市场下滑背景下的稳定性。 总体来看,比利时汽车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出“新车市场下滑、私人消费增强、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格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关键引擎,预示未来汽车产业将更加电动化、多元化。 According to the 2025 Belgium Automotive Market Analysis, jointly released in July by FEBIAC and TRAXIO, new energy vehicles accounted for over 53% of new car registrations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surged to 32.8%, consolidating their role as the main growth driver. […]

Ecology

Cambodia’s Vehicle Imports Surge 49% in H1, Passenger Cars Jump 66%

上半年柬埔寨汽车进口猛增49%,家用轿车增长66% 据柬埔寨海关总署(GDCE)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柬埔寨汽车进口市场呈现强劲增长势头——进口额达11.4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69亿美元激增49%。其中,家用轿车进口表现尤为突出,进口额突破4.87亿美元,同比上涨66%。进口量的显著提升不仅反映了柬埔寨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显示出当地居民消费习惯向品质化、多样化方向转变。 与此同时,柬埔寨政府已将汽车与电子行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制定了涵盖战略协同、人才与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以及营商环境优化等在内的行业发展路线图。 副首相兼发展理事会第一副主席孙展拓表示,柬埔寨正努力打造面向区域和全球市场的汽车零部件及电子产品生产枢纽。在这一背景下,多家汽车装配厂(包括福特、丰田、现代、五十铃)已相继落户,且比亚迪也正在西哈努克经济特区建设工厂。这些成果得益于有效的税收激励政策与本地熟练劳动力资源的持续增长,为柬埔寨吸引外资、深化制造业带来了坚实支撑。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Department of Customs and Excise (GDCE), Cambodia’s automotive imports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reached USD 1.148 billion, representing a 49% year-on-year increase. Passenger car imports alone surged 66% to USD 487 million. This robust growth underscores rising household living standards and evolv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toward

Ecology

Beyond Depletion Anxiety: AI Energy Management Could Redefine Range-Extended EVs

告别亏电焦虑:AI能源管理或将重塑增程式电动车 增程式电动车在全球电动化进程中长期被视为“折中方案”:它既具备电驱的平顺性与低成本补能优势,又依赖发动机弥补续航焦虑。然而,当电池电量不足时,用户对油耗上升、动力迟滞以及噪声与振动骤增的集体抱怨,成为这一架构最突出的短板。 问题的核心在于能量管理的局限。现有大多数增程式系统依赖电池荷电状态(SOC)的阈值触发发动机介入,缺乏预测能力,只能被动响应实时需求。这使发动机频繁运行在低效区间,能量回收也常常错失最佳时机,导致整体体验显著下降。 广汽近日公布的“星源”增程技术尝试通过AI能源管控平台改善这一局面。依托中央计算平台,该系统将导航数据、实时路况、坡道路形与用户驾驶习惯整合至同一模型,实现预测性调度和个性化优化。例如,车辆可在长上坡前提前储能,或在长下坡前预留能量回收空间,从而保持发动机在高效区间运转。同时,系统能够通过学习驾驶者的通勤规律,形成差异化的补电策略。 在油电切换环节,AI平台预设超过300种功率分配方案,并以微秒级运算匹配车速、功率需求与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参数,使切换过程几乎不可察觉,车辆表现更接近纯电动车。 业内普遍认为,这一尝试凸显了增程式技术的发展方向——其未来突破不再依赖硬件性能,而在于算法和系统整合。随着AI能量管理的引入,增程式电动车有望从“过渡技术”转向可持续的市场选择。 AI Energy Management Could Redefine Range-Extended EVs 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s have long been seen as a compromise—offering smooth electric driving and low charging costs while relying on combustion engines to alleviate range anxiety. Yet when batteries run low, drivers often face higher fuel consumption, sluggish response, and intrusive noise

Ecology

China’s Used Car Exports Surpass 400,000 Units, Enter New Growth Phase

中国二手车出口突破40万辆,迈入增长新阶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出口量突破40万辆,销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推动汽车消费和产业升级的新兴力量。协会副会长罗磊认为,超过4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高性价比车型,使中国在二手车出口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广东作为汽车保有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出口也在加速。今年前7个月已完成4.6万辆二手车出口,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当地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优化推动出口再上台阶。 随着全球汽车流通体系的加速变化,企业也在调整战略。神州租车CEO高德武在谈及行业前景时表示,可靠的车源是生态的基石,透明的信息是信任的桥梁,未来的竞争不仅在于卖车,更在于输出完整的生态。 全球汽车需求正在从发达国家加速转向新兴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在俄罗斯、中亚、中东和东盟表现活跃,其中新能源汽车在部分新兴市场的占比已超过50%。尽管仍面临欧盟壁垒等挑战,但在本地化生产和服务不断完善的支撑下,中国二手车出口的长期前景依然广阔。 Data from the China Automobile Dealers Association show that export volumes surpassed 400,000 units in 2024, reaching more than 160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establishing the sector as a new driver of automotive consump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Luo Lei, Vice President of CADA, noted that China’s scale of more than

Insight

Insight White paper on Chinese auto brands overseas trade

2023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白皮书 March 18, 2024 数字100 DATA100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出口总量达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尤为突出,达120.3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7.6%。这一成绩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国内外政策支持、环保意识增强以及中国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从区域市场来看,欧洲、东南亚和拉美成为出口核心市场,其中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位列前三大出口目的地。泰国作为东南亚代表市场,其政府推出“30/30”政策明确推动电动化转型,中国品牌凭借先发优势已占据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80%以上份额。泰国消费者对纯电汽车接受度高,尤其男性用户购买意愿强烈,充电便利性与安全性为其关键考量因素。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与国际绿色转型趋势,中国车企正通过出口、建厂和并购等多路径拓展海外业务。建议企业把握新能源机遇,深化属地化运营,开发融合型产品如电动皮卡,并借助本土团队、合作伙伴和数字化营销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哪吒汽车和比亚迪分别展示了新势力快速布局和传统车企稳步推进的出海策略,为行业提供重要借鉴。 In 2023, China achieved a historic milestone in auto exports, with total vehicle exports reaching 4.91 million unit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7.9%, making it the world’s largest auto exporter. New energy vehicle (NEV) exports stood out with 1.203 million units, 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growth of

Insight

Blue Book of China’s Automobile Globalization Roadmap 2024

2024中国汽车全球化之路蓝皮书 September 3, 2024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麦格纳国际 China Council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Automotive SubCouncil&Magna International Inc. 中国汽车经过七十余年的积累,已在产业链完整性、质量提升、新能源与智能化等领域形成优势,具备走向全球的坚实基础。当前,中国汽车出口呈现多元化格局,欧洲、亚洲、美洲及新兴市场均成为重点区域,其中欧洲市场因其严格的标准和成熟的环境,被视为实现真正全球化的关键。 在全球化推进方面,报告强调车企应从产品适配、品牌建设、渠道布局和全面本地化等多个维度发力,并结合不同市场特征选择整车出口、自建工厂或本地合作等方式。通过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了丰田、现代、特斯拉以及中国品牌的经验,提出了风险分散、坚持长期主义、注重合规及文化融合等策略建议。蓝皮书还提供了认证法规、市场进入模式等实用资源,以期为中国汽车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after more than seventy years of progress,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established significant strengths in supply chain completeness, product quality, and advancements in new energy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nsight

2024 Navigating the Disruptive Wave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Southeast Asia — Strategic Priorities for Automotive Decision-Makers in the New Energy Era

2024应对东南亚电动汽车颠覆浪潮——新能源时代汽车行业决策者战略要务报告 December 3, 2024 罗兰贝格 Roland Berger 随着全球各国政府加快推进净零目标,交通电动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东南亚作为全球少数仍保持乘用车市场稳步增长的地区,正日益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战略要地。预计到2030年,该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8%。在这一背景下,电动化的浪潮已从“是否会发生”转变为“能多快、多大规模发生”,其颠覆效应将深刻重塑行业格局。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这一转型的重要动力。东南亚年轻一代对环保与智能科技的高度关注,使他们更愿意接受电动车及新兴品牌。与此同时,传统日系品牌的主导地位正面临挑战,中国车企凭借“速度、成本与技术”的综合优势快速崛起,成为该地区竞争格局中的重要变量。 报告进一步指出,电动车的普及将推动销售模式与售后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传统经销商模式正面临直销和代理模式的冲击,电动车零部件需求的变化也将削弱传统售后市场的盈利能力。如何通过差异化的品牌定位、优化的产品组合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成为车企能否在新常态中立足的关键。 在战略层面,主机厂需要将东南亚视为全球化布局中的必选项,而非单纯的市场选择。通过长期投资、生态伙伴合作与明确的品牌战略,企业不仅能够把握区域机遇,还能借助东南亚作为生产与出口中心,辐射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报告呼吁行业决策者必须及时应对,否则固守传统路径将面临失去竞争力甚至边缘化的风险。 This report highlights that as governments worldwide accelerate their net-zero agendas, the electrification of transpor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Southeast Asia, one of the few regions still sustaining steady passenger vehicle growth, is rapidly emerging as a strategic hub for electric vehicles. By

Ecology

EV Battery Market Imbalance: Global Capacity Far Outpaces Demand

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失衡:全球产能远超需求 据《日经新闻》援引标普全球移动出行数据报道,随着电动汽车需求降温,全球电池产能正快速走向过剩。预计到2026年,全球电池供应量将达到需求量的三倍以上,到2030年仍将保持在两倍以上。 目前,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年产能预计为3,930 GWh,而需求量仅为1,161 GWh。北美地区供需失衡尤为突出,今年电池供应量预计将是需求的4.8倍,且在2028年前差距仍将维持在四倍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原本希望通过鼓励本土建厂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但需求放缓使相关战略面临压力。 市场格局方面,中国电池企业依旧保持领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位列全球前两位,合计占据约七成市场份额。相比之下,LG新能源和松下等日韩企业份额持续下滑。与此同时,美国和韩国的部分投资项目已出现推迟或缩减,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更在今年申请破产保护。 电池过剩已导致价格大幅下跌。高盛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池均价下降至每千瓦时111美元,并预计将在2026年底降至80美元左右。尽管如此,中国企业仍在扩大欧洲投资,并加大低价电池产能,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地区竞争对手的差距。 国际能源署警告称,若未来锂、镍等资源开发投资不足,可能在2030年前出现原材料短缺。这意味着,当前的电池产能过剩或只是阶段性现象,未来全球电池供应链仍将面临结构性挑战。 According to Nikkei, citing S&P Global Mobility, the global EV battery market is heading into significant oversupply as demand cools. By 2026, supply is expected to exceed demand more than threefold, and remain more than double by 2030. Global EV battery production capacity is projected to reach

Ecology

Vietnam’s July Auto Market Grows as VinFast Redefines Competitive Landscape

越南7月车市稳步增长,本土品牌VinFast占据主导 据芝能科技最新数据,2025年7月越南汽车市场延续复苏态势,整体销量达到46,819辆,同比增长4%,年内累计销量突破301,603辆,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5%,显示出在区域经济不确定性下,汽车消费依旧具备坚韧动力。 在这一整体温和增长的背景下,本土品牌VinFast实现历史性突破:其VF 3、VF 5、Herio Green和VF 6四款车型包揽销量榜单前四,成为市场最大亮点。其中,小型电动车VF 3以6.7%的份额位居榜首,VF 5紧随其后,针对出行服务市场的Herio Green占据第三,VF 6则进一步强化了VinFast在中小型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品牌层面,VinFast以24.5%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远超外资对手。丰田以14.2%的份额保持稳定增长,凭借轿车和跨界车型组合巩固市场地位。福特则凭借皮卡和SUV市场的优势实现31.4%的强劲上扬,游骑兵依旧是最畅销的外资车型。相比之下,现代和三菱销量分别下滑28.7%和15.7%,受市场竞争与消费偏好变化影响明显。 当前越南车市正在由外资主导逐步转向本土引领。VinFast凭借电动化战略、价格带下沉和场景化创新,建立了差异化壁垒,也推动了消费群体扩展。外资品牌要么依赖传统优势领域坚守阵地,要么尝试通过新产品布局电动化赛道。随着电动车普及加快,越南汽车市场的竞争核心正向新能源与本土化创新转移。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from Zhineng Technology, Vietnam’s auto market continued its recovery in July 2025 with total sales of 46,819 units, up 4% year-on-year, bringing year-to-date sales to 301,603 units, a 15% increase compared to 2024. Despite economic uncertainties, consumer

Ecology

EV Boom Reshapes Indonesia as Chinese Carmakers Erode Japan’s Last Stronghold

电动化浪潮席卷印尼,中国车撬动日系最后堡垒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的背景下,东南亚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转变。继日本品牌在泰国失去部分市场优势之后,印尼作为被视为“最后堡垒”的市场,其长期的日系车主导格局也正在松动。 《日经亚洲》2025年3月报道称,印尼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巨变。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和汽车市场,印尼2024年新车销量达86.6万辆,尽管整体下滑13.9%,但仍稳居区域首位。与此同时,纯电动车成为最大亮点。2025年上半年,印尼纯电动车销量同比激增267%至35,749辆,中国品牌占据了93%的份额,使其在整体市场份额中跃升至10.4%。 相比之下,日本车企的压力与日俱增。丰田虽仍以33%左右的份额稳居第一,但其在印尼的销量现已下滑。三菱、大发、本田、铃木等车企今年上半年销量均以两位数下跌,市场份额逐步被侵蚀。 推动这一变化的,是印尼政府坚定的电动化战略与独特的资源优势。作为全球最大镍储量国,印尼在电池供应链中掌握关键地位。自2014年起,印尼实施原矿出口禁令,迫使产业链本地化发展。近年来,印尼出台了一系列电动车激励政策,包括销售税减免、进口关税豁免、生产补贴及本地化要求,目标是在2030年前形成50万辆电动车年产能,205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 这一政策红利和资源禀赋吸引了全球车企与电池企业的投资。现代、LG新能源已在印尼投建电池厂;宁德时代合资项目于2025年开工,规划产能最高可达15GWh。小鹏、广汽埃安、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相继在印尼建厂,既服务本地市场,也以印尼为出口中心,辐射东盟及全球市场。与此同时,丰田、三菱等日系车企也加大了在印尼的电动化投资,但转型进程明显落后。 印尼不仅是区域最大消费市场,也正在成长为电动车产业的战略枢纽。电动化浪潮下,传统燃油车格局正被改写。随着更多跨国车企深耕印尼,未来几年该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Amid the global shift toward electrification, Southeast Asia’s automotive landscape is undergoing structural change. After losing ground in Thailand, Japanese automakers are now facing challenges in Indonesia—their long-considered “last stronghold.” Nikkei Asia (March 2025) reports that Indonesia, the region’s largest economy and car market, is experiencing rapid transformation.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