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用户

生态学

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登上时代广场的舞台:汽车制造商加入机器人竞赛

特斯拉“擎天柱”亮相纽约时代广场:车企全面进军机器人市场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近日在纽约时代广场亮相,并在万圣节期间向路人派发糖果,标志着全球车企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以往仅在公司内部或生产设施出现不同,Optimus的公开亮相让全球观众见证了这一技术跨界的潜力。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擎天柱”有潜力成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尽管目前在手部和前臂的设计上仍面临技术挑战,但这一跨界创新无疑为未来的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车企纷纷进军机器人领域。这一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延伸,更是产业链重构的关键一步。特斯拉、广汽、小鹏等车企,通过将智能驾驶、自动化生产等领域的成熟技术,迁移至机器人领域,正在重新定义智能制造的标准。从自动驾驶到人形机器人,车企已经形成了一条基于AI和先进硬件技术的产业链。特斯拉通过将自动驾驶技术与电动平台的控制系统应用于Optimus机器人,实现了大幅度的成本降低和性能提升,显著加速了机器人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车企正面临新的增长点的挑战。机器人产业,特别是服务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成为了车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领域。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突破千亿元,其中中国凭借汽车产业链的优势,有望占据全球市场的一大份额。特斯拉与广汽等领先企业,凭借在智能化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正加速机器人技术的全球推广。 尽管前景广阔,机器人技术的商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虽然特斯拉的Optimus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单台成本将从20万美元降低至2万美元,但目前行业中的大多数机器人仍处于早期的验证阶段,技术的全面应用还有待突破。尤其在机器人感知、动态平衡与触觉反馈等领域,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仍需时间。此外,机器人与汽车制造之间的技术差异,也让车企的跨界发展面临复杂的调整过程。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未来车企的机器人不仅仅是制造业的工具,它们将扩展到家庭、商用以及更多服务领域,进一步推动全球智能制造和生活方式的转型。特斯拉的“擎天柱”只是这一变革的起点,全球车企正在全力布局,未来机器人产业将成为继新能源汽车之后,又一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 Tesla’s humanoid robot, Optimus, recently made its debut in New York’s Times Square during Halloween, handing out candy to pedestrians. This public appearance marks a significant moment in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s foray into the robotics market. Unlike previous instances where Optimus was only showcased in production facilities, this […]

生态学

雷诺与奇瑞洽谈重新定义中欧汽车业格局

雷诺与奇瑞洽谈,重塑中欧车企合作格局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时期,传统车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拥抱开放合作,以应对电动化、智能化的巨大投入和全球市场的不平衡竞争。 雷诺集团在与吉利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正在与中国汽车巨头奇瑞展开进一步的谈判,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推动汽车生产与销售的共同发展。在与吉利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正在与中国汽车巨头奇瑞展开进一步的谈判,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推动汽车生产与销售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在南美市场,雷诺与奇瑞的合作正在呈现务实性。双方的谈判集中在哥伦比亚和阿根廷等市场,雷诺将利用奇瑞的技术优势,在南美市场推出插混皮卡等新能源商用车。此次合作将帮助雷诺在南美巩固市场份额,并为奇瑞提供轻资产的出海模式,借助雷诺的品牌形象与销售网络,降低了自建渠道的风险。如果此次合作成功,雷诺与奇瑞的联盟不仅会加速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步伐,还将重塑南美等新兴市场的竞争生态,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合作模式开辟新方向、传统汽车巨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合作水平,应对电气化和数字化所需的巨额投资,以及全球市场的不平衡竞争。继与吉利汽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雷诺汽车目前正在与中国汽车巨头进行谈判、,

生态学

中国汽车制造商瞄准欧洲豪华车市场,豪华车开辟新阵地

中国车企瞄准欧洲高端市场,豪华车将成为新战场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加速向欧洲高端市场扩张,尽管欧洲委员会去年对电池电动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但中国车企在2025年初已经在欧洲市场实现了几乎翻倍的销量增长。比亚迪等品牌正在瞄准高端车市场,凭借新技术和具有竞争力的定价,它们有望与宝马、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在其主场展开竞争。尽管欧盟的关税措施从去年 10 月开始生效,但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在 2025年前八个月占据了欧洲市场7.6%的份额,比2024年的7%有所增长。与此同时,车企也在推出混合动力车型,绕过关税限制。根据JATO Dynamics的数据,2025年前八个月,25个欧盟国家中国品牌的销量同比增长了94%,超过30万辆。中国汽车制造商有着强烈的出口动机。国内市场过剩的产能迫使品牌降价以刺激销量,但出口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尽管关税存在,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在欧洲市场能够提高价格,达到国内的两倍甚至三倍。 随着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崛起,一些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尤其是在电动豪华车领域,奔驰和宝马等品牌的销量出现下滑,而中国品牌在这一细分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 50%。目前,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等中国车企正在通过推出更高端的电动车型,包括来自比亚迪的腾势、来自奇瑞的Jaecoo等品牌,进军欧洲市场。此外,小米等新兴品牌也准备进军欧洲市场,以其更具竞争力的定价和创新技术吸引消费者。尽管欧洲的传统豪华品牌依然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但中国品牌凭借创新技术、性价比以及本土化策略,正在改变欧洲汽车市场的格局。 未来几年,这场市场争夺战可能会加剧,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高端汽车领域。 据路透社报道、尽管欧盟委员会去年对电池电动汽车(EV)征收了高达 45% 的关税,但中国汽车制造商仍在加速进军欧洲高端汽车市场。到 2025 年初,比亚迪等中国制造商在该地区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现在,

生态学

固态电池:前路艰难

固态电池:前方的路依然艰难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未来动力电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出色的安全性。许多业内专家预测,固态电池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取代当前主流的液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新标准。然而,尽管在技术研究和实验室测试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仍面临许多障碍,尤其是在制造工艺、材料创新以及成本控制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固态电池的研发已成为各大电池生产商和车企的重点。600Wh/kg,远超传统磷酸铁锂电池(200-250Wh/kg)和三元锂电池(250-300Wh/kg)。而且固态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固态电解质的热稳定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性,从而减少了起火的风险。然而,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技术难题。此外,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也未达到理想状态,目前普遍采用硅碳负极来提高能量密度,但硅的膨胀特性导致其循环寿命较短;如何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仍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难题。在生产工艺方面,固态电池的制造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现有的液态电池生产线难以直接转化为固态电池的生产线,这意味着需要大幅度改造现有的制造设施和工艺流程,进而推高了生产成本。这使得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受到资金、成本和供应链等方面的限制。 电池厂商和车企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尽管固态电池的量产面临诸多挑战,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技术在未来10年内有望实现小规模量产,并逐步进入商用领域。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更强的安全性能,被视为动力电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出色的热稳定性和更强的安全性能,因此被视为动力电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许多业内专家预测,固态电池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取代目前主流的液态和半固态电池,成为新的标准。

生态学

车载广告升级:智能驾驶舱中的货币化与安全问题

车机广告争议升级:智能座舱商业化与行车安全的拉锯战2025年10月,特斯拉推出与迪士尼电影《创:战神》联名的 “创战纪模式 ”主题界面,虽声明为 “非强制、纯体验功能”,却引发了车主们的不满与广泛讨论。这些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广告内容不仅干扰了用户体验,甚至直接危及驾驶安全。随着车企通过座舱数据收集与精准广告推送的模式寻求收入来源,商业化的压力也在加剧。这种趋势正促使越来越多的车主和消费者质疑,车机系统是否会像智能电视那样,沦为广告投放的流量入口。尽管广告推送对于车企而言意味着较低的成本和高转化率,但用户的容忍度正在迅速降低,尤其是在高端品牌中,那些一直主打科技感和用户体验的厂商面临着巨大的品牌风险。若继续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换取短期收益,品牌的长期忠诚度和信任可能遭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在全球范围内,对车机广告的监管逐渐升温。许多法域已开始要求车企在广告推送上遵守 “告知-同意 ”原则,特别是在智能终端广告和车载数据使用方面。用户必须明确知情并同意,广告内容应当清晰标识,并且必须提供方便的关闭选项。随着监管的进一步收紧,未来可能出台专门的法律条款,要求车企在推送广告时避免影响驾驶安全,同时加强对数据收集与使用的透明度。对于面临这些挑战的汽车品牌来说,如何在智能化与商业化的平衡中找到正确的定位,是当务之急。智能座舱作为 “车内数字平台 ”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但如何通过 “最小干预、最大透明 ”的方式来实现商业化,避免用户信任流失,将决定这场座舱商业化革命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车载屏幕正被推向货币化的前沿。2025 年 10 月,特斯拉与迪士尼的《创:战纪》(Tron: Legacy)合作推出了 “创模式 ”主题。然而,它很快引发了车主的反弹,他们认为

生态学

欧洲汽车市场复苏,中国品牌 9 月市场份额再创新高

欧洲车市持续复苏,中国品牌9月销量大增,份额创新高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欧洲新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0.5%,达到1,236,002辆。2025年1至9月,市场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1%,总计9,968,745辆。欧洲市场的持续复苏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和新能源车型的强劲表现。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增长63%,油电混合动力车也实现了16%的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扩张推动了整体市场的增长,成为各大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各大车企中,大众集团继续稳居销量榜首,9月销量316,383辆,同比增长9.61T3T。斯特兰蒂斯集团销量为169,703辆,位列第二。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名爵以33872辆销量位列前十,比亚迪销量为24379辆,奇瑞集团销量为19645辆,其中比亚迪和Jaecoo的增速尤为惊人,分别为403.7%和5776.4%。中国品牌的集体突破标志着其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市场份额突破7.4%,创下历史新高。 除了大众、斯特兰蒂斯等传统强劲车企的持续领跑外,中国品牌的快速崛起成为市场的亮点。吉利、零跑和小鹏等品牌也表现出色,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品牌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以及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日益显现,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品牌将在欧洲车市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欧洲新车市场2025年9月,欧洲新车市场销量增长了10.5%,达到1,236,002辆。2025 年前 9 个月,总销量增长了 1.1%,达到 9,968,745 台。欧洲市场的持续复苏主要归功于

生态学

电气化的挑战与机遇:东京车展上的日本汽车制造商

电动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东京车展上的日本车企 作为全球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展会之一,东京车展不仅是展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平台,也是各大车企展示未来战略的关键场所。尽管日本车企已经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取得了先发优势,并且早期也进行了电动化尝试,但在全球电动化趋势的推进下,它们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日本车企的转型进程显得稍显滞后。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也逐渐渗透到日本市场,带来了创新的电动化产品和智能化技术。东京车展上,丰田推出了全品牌的电动化产品,包括卡罗拉的替代车型和雷克萨斯的新型电动车,而本田则着重展示了适合城市出行的小型电动车。日产则继续推进其 “Re:日产则继续推进其 ”Re: Nissan "战略,推出了搭载第三代e-这些新车展示了日系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不断发力的决心。 不过,日本车企的电动化进程仍面临一些挑战。尽管日本在电池技术和混动技术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电动车的普及仍受到成本、基础设施和消费者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此同时,中国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突破,使得它们成为全球电动化趋势中的重要竞争者。丰田和日产等车企正在加速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以应对电动化的挑战。 丰田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车载系统,本田与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展开合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车展之一,东京车展不仅是展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平台,也是汽车制造商展示未来战略的重要场所。10 月 29 日开幕的东京车展吸引了众多汽车制造商前来参展。

生态学

J.D. Power 预测税收抵免到期将导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下降 43%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取消,J.D. Power预测美国10月销量下降43% 根据J.D. Power的最新报告,10月美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同比下降43%。这是因为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于9月30日到期,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受到影响。J.D. Power分析师Tyson Jominy表示:“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正经历调整,消费者更加倾向于拥有多种动力系统选择。Power分析师Tyson Jominy表示:”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正经历调整,消费者更加倾向于拥有多种动力系统选择。“ 根据数据,10月美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为54,673辆,市场份额降至5.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5%。此前,由于消费者急于在补贴政策到期前购车,9月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曾一度飙升至12.9%。然而,随着税收优惠的取消,10月美国轻型汽车总销量预计将下降约5.9%,其中电动汽车的销量下滑尤为明显。 为了应对销量下滑,一些汽车制造商采取了降价和促销措施。例如,现代为Ioniq 5提供7、500美元的现金补贴,特斯拉推出了更低价版的Model 3和Model Y。然而,由于税收优惠的终止,分析师预测电动汽车在美国的新车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收缩,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比将从原本预估的48%降至27%。J. D. Power的最新报告显示,预计10月份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43%,主要原因是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将于9月30日到期。J.D. Power分析师泰森-乔明伊(Tyson Jominy)表示:"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预计将在10月份同比下降43%。.

生态学

越南汽车市场降温,VinFast 增长强劲,位居榜首

越南汽车市场降温,VinFast强势登顶 据芝能科技数据,2025年9月,越南汽车市场整体出现降温,销量为35,000辆,同比下降接近20%。然而,今年以来的累计销量依然增长7.9%,达到了391,000辆。越南本土品牌VinFast的崛起成为市场的亮点,凭借13,914辆的月销量,VinFast在9月的市场份额创下28.5%的新高。 VinFast的全系电动车型继续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VF5车型,继续稳居销量冠军,占据市场份额7.9%。电动化的浪潮推动了越南汽车市场的快速转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型,推动市场增长。 与此同时,传统燃油车的市场表现则开始放缓。丰田以7,013辆的销量稳居第二,占市场份额14.3%,但其增长动力显著放缓,反映出传统品牌在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现代和起亚的销量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现代同比下降超三成,起亚则受到了供应链问题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品牌中,丰田的Yaris Cross凭借其混合动力版本,在城市用户中逐渐获得青睐,成为为数不多的逆势增长的外资车型之一。 According to data from Zhineng Technology, in September 2025, the Vietnamese automotive market showed signs of cooling, with sales reaching 35,000 vehicles, down nearly 20% from the previous year. However, year-to-date sales still increased by 7.9%, reaching 391,000 vehicles. The rise of local brand VinFast has been a key

生态学

储能电池市场蓬勃发展,锂电池巨头调整战略

储能电池市场爆发,锂电企业战略调整 在近日于底特律举行的2025北美电池展上,曾专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多家锂电巨头纷纷展示储能电池产品,涵盖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绿色能源配套储能系统等多种应用。 这一趋势表明,全球锂电产业正面临深刻变局,锂电巨头们的战略重点开始转向储能领域。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InfoLink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240.21GWh,同比增长 106%,预计全年可达 460GWh,增速远超动力电池市场。与此同时,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欧美市场电动汽车需求降温,导致动力电池市场增速放缓至 27。2%。 储能电池增长的背后,是全球碳中和进程的加速和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升。风电和光伏的间歇性特征使得储能成为平抑电网波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不仅如此,储能电池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已从电力系统延伸至工商业、家庭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动力电池竞争加剧,储能电池逐渐成为锂电巨头的战略新蓝海。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将储能电池作为新的增长极,以确保在电池行业的长期竞争力、在底特律举行的 2025 年北美电池展上,曾经专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电池巨头将目光转向了储能解决方案,展示了用于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和绿色储能系统的产品。这一转变反映了全球锂电池市场的深刻变化。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