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洞察报告
2024 年 5 月 30 日 高力国际 Colliers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全球化3.0阶段,由 “产品出海 ”迈向 “品牌出海”,并通过 “产能出海+产业链出海 ”实现全球布局。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在近年快速增长,已从以亚非欠发达国家为主的燃油车出口,转向打入欧洲、澳洲等高势能市场。 面对欧美贸易壁垒和运力限制,海外投资建厂成为趋势,泰国、中东欧、墨西哥和巴西等地成为主要产能布局中心,带动配套零部件企业同步出海。
区域市场呈多极化格局:欧洲市场渗透率高且供给短缺,东南亚市场潜力大且政策友好,拉美市场提供税收优惠并具增长空间,墨西哥凭借地缘与贸易优势成为辐射南北美的制造基地。各国政策导向影响明显,发达国家多以本土化生产和补贴限制保护产业,发展中国家则通过税收减免和补贴吸引投资。
出海挑战包括政治与政策不确定性、合规与监管风险、esg与可持续要求、文化消费偏好差异以及基础设施不足。企业需在投资布局中关注法律、税务、环保、数据安全等多方面合规管理,优化产品以适应不同气候与使用习惯,并加强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以稳固海外市场地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球化 3.0 阶段,从 “产品出口 ”转向 “品牌出口”,正通过 “产能+供应链 ”的全球扩张模式向前推进。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出口激增,从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内燃机汽车发展到向欧洲、澳大利亚等高潜力市场渗透。为应对贸易壁垒和运输限制,海外制造已成为主要趋势,泰国、中欧和东欧、墨西哥和巴西已成为主要中心。在扩张的同时,配套零部件供应商也在海外部署。.
全球市场格局日益多样化:欧洲市场渗透率高,但供应短缺;东南亚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和政策激励;拉丁美洲提供税收减免和增长机会;墨西哥的地理和贸易优势使其成为北美和南美的战略制造基地。国家政策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达市场通常采用本地化要求和补贴限制来保护国内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来吸引投资。.
主要挑战包括政治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合规和监管风险、环境、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文化和消费者偏好差异以及基础设施差距。企业必须确保严格遵守法律、税务、环境和数据保护方面的规定,使产品适应当地气候和使用需求,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合作,特别是充电网络,以加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