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 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
车百智库&麦肯锡 EV100PLUS & 麦肯锡公司
过去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市场规模、技术路线、消费者偏好及供应链体系方面经历了深刻变革。 2023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1300万辆,中国市场占比达58%,并在高端市场表现突出。
展望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达50%,中国消费者的智能化需求将深刻影响全球市场。动力电池成本有望下降约25%,高阶智能化功能将下探至更低价位车型。未来产品将实现软件定义、智驾转型、场景化空间等功能变革,供应链格局将由全球标准化向区域差异化转变。中国车企有望在全球前十大销量中占据多个席位,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企业需围绕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生态运营、用户洞察及组织效能构建核心竞争力,以应对盈利性挑战、地缘政治风险及能源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
过去十年间,全球新能源汽车(NEV)产业在市场规模、技术路线、消费者偏好和供应链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2023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超过 1300 万辆,其中中国占 58%,在高端市场表现强劲。全球市场呈现出地区差异--北欧国家渗透率领先,美国和东盟市场迅速扩大,而日本和韩国则落后于预期。创新的加速推动了电池、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的进步,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技术日趋成熟;充电基础设施不断扩大,800V 快速充电提高了便利性。.
展望 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率预计将达到 50%,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功能的需求将左右全球趋势。锂电池成本预计将下降约 25%,先进的智能功能将在低价车型中出现。未来汽车将由软件定义,向智能驾驶过渡,并以基于场景的移动空间为特征。供应链将从全球标准化转向区域差异化。中国汽车制造商有望跻身全球销量前十名,市场集中度将大幅提高。为了应对盈利压力、地缘政治风险和能源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汽车制造商必须在技术创新、成本管理、生态系统运营、消费者洞察和组织效率方面建立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