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博格林到全球网络:赛道成为汽车制造商的新舞台

从纽博格林到全球网络:赛道成为汽车制造商的新舞台

8月14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和合肥赛车场相继开业,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比亚迪此前宣布将在全球投资50亿元打造全地形赛车场网络,绍兴项目也将于明年初投入使用。从欧洲的纽博格林到亚洲的新兴赛车场,越来越多车企将目光投向赛车运动及其背后的商业生态。

长期以来,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Nürburgring Nordschleife)被视为汽车性能的 “试金石”。无论是大众、宝马、保时捷还是中国自主品牌,都曾通过 “刷圈速 ”向市场证明车辆的操控与性能。但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文化、驾驶体验的兴趣日益浓厚,仅依靠远在欧洲的赛道营销,已无法满足市场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车企在 “家门口 ”投资建设赛道,正是为了让性能验证、赛车文化与消费者触手可及。

这种布局不仅服务于营销,更承载了多重战略考量。首先,赛车场已成为技术验证与研发的重要场景。复杂地形和高强度驾驶条件能揭示车辆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为后续量产提供数据支持。其次,它们还是培养赛车人才与传播汽车文化的平台。以吉利为例,其通过铭泰集团建成宁波、成都、武汉等赛道,并布局国际项目,结合赛事运营与青训体系,形成完整的赛车生态。

从商业维度看,赛车场的潜力也在释放。除了承办专业赛事与车企试驾外,面向公众的驾驶体验、安全培训、赛事文化活动逐渐兴起,带动酒店、旅游、零部件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 “赛车+”的多元经济生态。这种产业协同不仅加速汽车文化沉淀,也推动零部件创新与供应链升级。

但挑战依旧存在。赛道建设投资巨大,盈利周期长,市场培育难度高,还需在政策、土地、人才等层面获得支持。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消费者需求升级,以及各国对汽车文化和运动的政策鼓励,赛车场正成为车企品牌建设、产品优化和产业联动的新抓手。

从纽北的圈速纪录,再到全球车企积极构建赛车生态,赛车场已不再是小众运动的舞台,而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

8 月 14 日,比亚迪在郑州和合肥举行了新的全地形赛车场落成典礼,引起了人们对这一全球发展趋势的关注。此前,比亚迪曾宣布计划在全球投资50亿元建设越野赛道网络,其中绍兴项目将于明年初开始运营。从德国的纽博格林赛道到亚洲的新兴赛道,赛道正在成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拓展的战略资产。.

几十年来,纽博格林赛道的单圈时间一直是工程技术实力的象征,吸引着从大众、保时捷到中国品牌的汽车制造商。然而,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追求身临其境的驾驶体验,仅仅依靠遥远的赛道已不再足够。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建造赛道,可以让制造商将性能测试、品牌推广和消费者参与融为一体。.

这些设施有多种用途。它们为在极端条件下验证车辆性能提供了严格的环境,产生了宝贵的研发数据,并培养了赛车文化和人才。例如,吉利汽车已在宁波、成都和武汉建立了赛道网络,并在运营大型系列赛事的同时开展青年赛车手培训项目,从而打造了一个全面的赛车运动生态系统。.

商业层面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专业赛事和汽车制造商测试,赛道还向公众开放,提供驾驶体验、安全课程和文化活动。这种融合刺激了旅游业、酒店业和汽车零部件等相关行业,形成了更广泛的 “赛车+经济”。”

挑战依然存在:资本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市场培育缓慢。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创新的加速、消费者期望的提高以及各主要市场政策的支持,赛车运动基础设施正在成为品牌差异化、产品完善和行业合作的重要工具。.

从纽博格林赛道的单圈记录到全球汽车制造商积极打造赛车生态系统,赛道正从小众游乐场演变为战略资产。对于全球汽车制造商而言,比赛不仅关乎速度,还关乎远见、定位和长期竞争力。.

分享帖子: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