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和智能交通是慕尼黑欧中对决的核心内容

电动化与智能化加速:中欧车企慕尼黑交锋

2025年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 2025)于9月8日正式开幕,而在展会启幕前,路透社就以 “It's Europe vs China ”为标题定下基调。本届展会不仅是汽车产品与技术的展示,更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一次集中呈现。

欧洲厂商方面,宝马与奔驰率先行动,在车展前一周推出重磅新品。宝马发布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iX3,强调人工智能和电池技术的突破,并与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展开合作;奔驰则全球首发基于新平台打造的纯电动GLC,承载其 “油电并行 ”的关键战略。 在发布会上,两家企业高管均提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认为在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方面需要借鉴经验。

与此同时,中国参展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据统计,在29家参展整车制造商中,有14家来自中国,首次超过欧洲本土车企。比亚迪、奇瑞、小鹏、阿维塔、深蓝、零跑等品牌集中亮相;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以及Momenta、大疆疆等科技公司亦集体参展,展现从整车到产业链、从电动化到智能化的系统性优势。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种趋势并非偶然。尽管欧盟已于2024年底对中国制造电动车加征关税,但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仍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已接近5%。麦肯锡预测,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可能追平日本和韩国。

长期以来,慕尼黑车展(前身为法兰克福车展)是欧洲汽车产业展示技术与引领潮流的重要舞台。然而近年来,面对转型压力、全球市场波动以及中国汽车产业加速 “出海”,这一舞台已成为中欧双方检验战略与实力的关键场所。

本届展会的主题为 “动悉一切”(it's all about mobility),强调移动出行、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无论是欧洲车企的战略调整,还是中国企业的集体亮相,都表明全球汽车产业正进入新的竞争与合作阶段。如何在转型过程中实现平衡,将成为未来几年汽车产业的重要命题。


IAA MOBILITY 2025 于 9 月 8 日在慕尼黑正式开幕,但在活动开始之前,路透社就已经以 “欧洲对中国 ”为标题进行了报道:"这是欧洲对中国"。今年的展会不仅是汽车和技术的展示会,它还反映了全球汽车业正在发生的变革。.

在欧洲方面,宝马和奔驰提前发布了产品。宝马推出了新一代 iX3,强调在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的支持下,在人工智能集成和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梅赛德斯发布了纯电动 GLC,这是其 “内燃机+电动车 ”双轨战略的基石。两位高管都承认中国在塑造全球行业趋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参展商的数量创下历史新高,29 家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中有 14 家来自中国,首次超过欧洲原始设备制造商。比亚迪、奇瑞、新鹏、阿瓦特尔、迪帕尔和飞跃动力等领先品牌与电池巨头 CATL、CALB 和 EVE Energy,以及 Momenta 和大疆创新等技术提供商携手参展。他们共同展示了电气化、供应链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综合优势。.

尽管欧盟于 2024 年底开始征收关税,但中国品牌仍在欧洲继续扩张,到 2025 年中期,市场份额已接近 5%。麦肯锡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可能与日本和韩国品牌持平。.

慕尼黑车展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汽车业领导地位的象征,如今已成为欧洲传统企业和中国挑战者的试验场。2025 年慕尼黑车展的主题是 “一切为了移动”(It's All About Mobility),强调了汽车行业向电气化、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关键转变。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将决定该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轨迹。.

分享帖子: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