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全球汽车市值上升,超过 70% 的公司实现同比增长

全球汽车市值八月普涨,逾七成企业同比上扬

2025年8月,全球汽车产业资本市场整体回暖。根据《中国汽车报》汽车市值研究组统计,在130家涵盖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企业、新兴车企及经销商集团的上市公司中,有93家市值同比增长,占比约71%;环比来看,有106家实现上涨,占比约82%。在市值排名前二十的企业中,十四家同比提升,十九家环比上升,显示出较强的恢复势头。

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普遍市值增长。大众集团、通用汽车、沃尔沃、马自达等公司涨幅为两位数。同比增长虽有差异,但约半数企业已由此前的下滑或持平状态转为上涨。政策环境变化为主要推力之一:美联储有关降息预期升温,以及欧盟与美国就汽车关税问题的部分缓和,共同提振市场信心。

新兴企业和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创新型车企表现活跃。特斯拉市值在自动驾驶和技术合作预期推动下显著上扬。小米集团凭借产业链整合优势继续保持增长潜力。VinFast虽在上市后经历估值波动,但在东南亚和出口市场的扩张仍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多家新能源初创企业也通过成本优化与供应链管理改善了投资吸引力。

零部件板块同样展现复苏迹象,电池与智能网联相关企业尤为突出。宁德时代市值环比增长约15.7%,亿纬锂能环比增幅接近30%。这些企业在产品迭代、产能布局和国际化战略方面持续加码,成为行业估值回升的重点受益者。传统零部件和轮胎企业多数也实现环比正增长。

在区域层面,中国资本市场延续上行趋势,A股主要指数创出阶段性新高。比亚迪、吉利、上汽等整车企业市值同比与环比均显著提升。 奇瑞汽车获批在香港上市,也被认为是中国车企进一步拥抱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信号。

总体来看,2025 年 8 月是全球汽车产业市值环比普涨、同比改善的阶段。虽然不同地区市场需求差异依旧存在,部分车企仍受制于业绩波动和供应链不确定性,但在电动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国际政策环境缓和的共同作用下,行业信心得到提振。随着新车型投产、供应链稳定以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商业化,未来数月的竞争格局与机遇将更加凸显。


2025 年 8 月,全球汽车行业市值广泛回升。据《中国汽车报》市值研究小组统计,在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新兴制造商和经销商集团等 130 家上市公司中,93 家公司的市值实现同比增长,占比约 71%。月度环比增长的公司有 106 家,约占 82%。在市值排名前 20 位的公司中,有 14 家公司的市值实现了同比增长,19 家公司的市值实现了环比增长,反映出强劲的整体发展势头。.

主要国际汽车制造商的业绩普遍增长。大众汽车、通用汽车、沃尔沃、马自达等公司的月度增幅达到两位数。虽然一些企业的环比增幅仍然落后,但约有一半的企业已从下滑或停滞转为增长。主要的宏观驱动因素包括对美国降息预期的升温,以及欧盟和美国之间关税紧张局势的缓解,尤其是在汽车进口方面。.

专注于电气化和智能技术的新兴企业也表现强劲。在自动驾驶和技术合作预期的支撑下,特斯拉的市值大幅上升。小米通过其集成工业生态系统保持了增长潜力。VinFast 尽管在上市后估值出现波动,但其在东南亚和出口市场的扩张继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一些新进入者也通过成本优化和更强的供应链弹性提高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供应商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尤其是在电池和智能连接方面。CATL 的月度涨幅约为 15.7%,而 EVE Energy 的涨幅则接近 30%。这些公司不断扩大产品创新、产能和全球影响力,成为估值反弹的主要受益者。包括轮胎制造商在内的传统供应商月度表现也普遍向好。.

从地区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延续升势,主要股指均创出新高。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的同比和环比涨幅显著。奇瑞汽车获准在香港上市被视为该行业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重要里程碑。.

总体而言,2025 年 8 月标志着全球汽车行业进入了月度环比广泛增长和年度同比不断改善的阶段。尽管地区需求不均衡、业绩变数和供应链风险等挑战持续存在,但在电气化、智能技术和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行业信心有所增强。展望未来,新车型的推出、更稳定的供应链以及固态电池等技术的商业化有望进一步塑造竞争态势和新兴机遇。.

分享帖子:
滚动至顶部